今年1月17日22:10,昆明同仁医院急诊科收治了一名身中30余刀的23岁女性患者,伤及胸部、腹部。当时已处于失血性休克状态,情况十分危急。从入院到手术和送入ICU期间,患者曾发生三次心脏骤停,但在医院急诊科、心外科、麻醉科、外科、检验科和ICU等科室的共同努力下,该病人“死里逃生”,再创了生命的奇迹。
心脏三次停跳多科室接力挽救年轻生命
急诊科医生检查发现,患者不仅身受多处刀伤,可能已伤及心脏,肺脏和腹腔脏器,必须立即手术、抢救生命,随即昆明同仁医院内一场抢救生命的接力赛拉开了帷幕。22:40病人被送入手术室。麻醉后,心脏外科医生先为患者实施了紧急开胸手术,切开胸腔,见心包内有大量积血,右胸腔也可见大量积血,右肺中叶内侧有约3厘米的贯通创口,也有活动性出血、漏气······此时患者发生了心室颤动,时间就是生命,医生毫不犹豫地实施胸内心脏按压,恢复患者的正常心跳。切开心包,清除积血后,见右心室的3cm伤口,呈喷射状出血,且患者右冠状动脉损伤严重,医生用最快的速度缝合了心脏上的创口,处理了受损的右冠状动脉,并留置心包和右胸引流管,逐层关胸后交出了生命的接力棒。
心脏外科的手术完成后,普外科随即对患者实施了剖腹探查手术,发现左肋下有一约2.5厘米的伤口,贯通腹腔,脾脏膈面有一长约3厘米的裂口,遂为患者实施了脾脏切除手术。就在死亡的威胁正被一关一关击退时,患者却再次出现了心跳骤停,且长达10分钟之久,医生不言放弃,连续心脏按压,并进行了6次心脏电击除颤,患者的自主心跳再次恢复。
整个手术过程持续了4个多小时,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超过10人,当看到患者被推入心外ICU的一刻,医生们都在祈祷患者的苏醒。虽然在心外ICU期间患者又发生了一次心脏骤停,但仍然被医护人员抢救过来。手术后第三天,患者苏醒了,现恢复良好,然而她并不知晓为了自己的生命,昆明同仁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们是怎样的争分夺秒、竭尽全力地挽救她的生命,自己又与死神进行了怎样的一番激烈搏斗。
自体血回输抢救为病人创造生的希望
昆明同仁医院麻醉科吴洪翔教授表示,“在医院有备血的情况下,对病人实施异体输血也至少需要一个小时,若还要到血液中心取血,则要花费更多时间。而对危重病人来说,每一分一秒都异常宝贵。”就是在这样的考虑下,麻醉科的医生为患者实施了自体血回输,将病人胸腔和腹腔内的血液回收,经过离心处理,留下可用的红细胞,再回输到病人体内。据了解,该病人胸腔和腹腔内的出血约3000毫升,其中近2500毫升经过自体血回输,及时为病人的手术争取了宝贵的时间,创造了条件。
麻醉科的医护工作者可谓是“幕后英雄”,他们常常出现在病人没有意识、最危险的时刻,然而正是有了他们的专业和努力,才为医生接下来的手术创造了条件。事实上,麻醉科的专业范围不仅涉及临床麻醉,还包括急救复苏、疼痛治疗等。昆明同仁医院麻醉科在心脏手术麻醉、控制性降压技术、血液稀释、自体血液回输、血液保护以及各种联合麻醉等方面均在省内属领先水平,可以说为急危重病人打开了生命的第一道大门,麻醉医师就是病人生命的“守护神”。本报记者闵婕
昆明同仁麻醉科首席专家
吴洪翔:昆明同仁医院麻醉科首席专家,原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学教授,硕士研究生导师。从事临床麻醉和麻醉教学工作40多年,实施和监管麻醉10万余例。同时为云南省培养了上千名麻醉医生,是云南省麻醉界公认的权威,也是我国“手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”,“颈内静脉置管穿刺”和“术中稀释性自身输血”的开拓者,擅长高龄病人的麻醉和危重病人的临床抢救。